病虫情报(第13期):切实抓好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
6月3-5日,玉林市普降大雨,局部大暴雨,局部区域出现了洪涝灾害。农作物受灾后植株抗性降低,加上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,各种侵染性病害、迁飞性害虫及其他突发性病虫害极易暴发、流行,各地在灾后要积极开展生产自救,切实抓好灾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。
一、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重点监测与防治对象
1、水稻 重点监测与防治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水稻纹枯病、稻瘟病等病虫害,同时注意监测与兼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、白叶枯病、细菌性褐条病、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。
2、玉米 重点监测与防治玉米茎腐病、玉米大斑病、玉米小斑病、玉米纹枯病、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。
3、蔬菜 重点监测与防治猝倒病、立枯病、根腐病、软腐病、疫病、霜霉病、白粉病、炭疽病、青枯病、枯萎病、斜纹夜蛾等病虫害。
4、果树 重点监测与防治柑桔溃疡病、疮痂病、炭疽病,芒果细菌性黑斑病、炭疽病,香蕉叶斑病,荔枝霜疫霉病等病害。
5、甘蔗 重点监测与防治甘蔗绵蚜、凤梨病、赤腐病、梢腐病、叶斑病、黑穗病等病虫害。
6、花生 重点监测与防治青枯病、根腐病、黑斑病、褐斑病、斜纹夜蛾等病虫害。
二、防治意见
(一)加强监测,发布情报。各地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,掌握病虫发生动态,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,科学指导防治。
(二)科学施策,精准防控。洪涝灾害过后,因地制宜,做好以下防控措施:1、及时排涝,改善土壤通透性;2、清洁田园,减少病虫源基数;3、适当喷施叶面肥,增强植株抗逆力;4、及时检查,抢晴达标应急防治,施药后4小时内如遇下雨天气应及时补喷药;5、药后注意检查防效,防效欠佳的田块要及时补喷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