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切抓好春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控工作
3月以来,受本地虫源繁殖积累和外地虫源陆续迁入影响,草地贪夜蛾在春玉米上发生为害逐步蔓延、扩散加快,各地农业植保部门要密切注意抓好春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控工作。
一、当前发生情况
截至4月上旬,全区累计有42个县(市、区)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为害,发生面积9.2万亩,同比减少19%,进入4月其扩散速度明显加快,全区1316套性诱捕器和13台高空测报灯监测到成虫;近期各地调查:草地贪夜蛾幼虫虫口密度平均2.6头/ 百株,被害株率平均3.9%,同比上年均略高,与常年基本持平;桂南、桂中和桂西右江河谷个别田块高的19-42头/百株,被害株率高的23%-46%。
二、发生趋势
据农情信息,截至4月4日,全区春玉米已播550.21万亩,完成春播意向的95.68%; 1-3月全区发生多次低温寒潮,一定程度影响春玉米播种进度和生长。气象预报4月平均气温桂西、桂东偏高 0.1~1.0℃不等。综合分析预计春玉米草地贪夜蛾将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,发生区域主要为桂西北、桂南和桂中等玉米种植区。
三、监控意见
(一)加强监测预报。充分利用高空测报灯、性诱捕器等,加强系统监测调查,密切监测成虫发生动态;加强玉米苗期、喇叭口期和吐丝灌浆期大田普查,兼顾其它作物,实时掌握发生动态,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。
(二)加强信息报送。严格落实草地贪夜蛾监测信息周报制度,各发生县(市、区)每周二按时完成监测信息报送任务,确保监测预警及时到位,监测任务落实落地,为指导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。
(三)科学指导防控。按照“全面监测、联防联控”的防控策略,综合应用农业防治、生态调控、生物防治、理化诱控、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,加强成虫监测诱杀,主攻幼虫低龄期防治,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,阻截境外迁入成虫,遏制 本地虫源繁殖危害,努力减少迁出虫源。化学防治以保幼苗、保心叶、保果穗为重点,虫卵兼治,防治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乙基多杀菌素、虱螨脲、四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。